新闻资讯
NEWS
行业资讯
春梅二三事
发表时间:2022-02-28 10:49

二月已立春,“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冰雪融化了,升腾的水汽经过大气循环形成了降雨。气温回升,天气回暖。各地公园、景区内梅花也纷纷绽放。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,与兰花、竹子、菊花并列为四君子,与松、竹并称“岁寒三友”。梅花也常被古人比喻为不畏严寒,是傲霜斗雪的植物。然而为何“凌寒独自开”的梅花在立春后才逐渐盛开呢?

春梅二三事

植物工程师陈嫣妮给出的答案是:梅花既喜暖又耐寒。梅花是早春花木,独步早春,对温度极为敏感,一般日最高气温近10℃时,经3-5天即次第开花。当日平均气温高于0℃的积温到230℃-250℃时,即可进入盛花期。晚花品种(如美人梅)则在3月初进入开花期,梅花群体花期一般为10-25天。可以看出,梅花喜温暖气候以及光照充足的环境,耐寒性不强,较耐干旱;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,要避免大雨。

原来梅花耐寒只是个传说,怪不得今年梅花的盛花期都推迟了。因为温度维持10度以上的日子较少。

春梅二三事

据考证,梅距今已有 7000 多年的应用历史,3000 多年的引种栽培史。梅的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在长江、珠江及淮河流域,大致以黄河为界,在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多不能露地越冬。因此,古时吟诵的梅花多分布在中国中、南部地区。

梅花的观赏价值很高。自明代开始有识之士尝试将梅花从南方引种至北方,直至20世纪60年代,成功培育出了抗寒品种,实现了南梅北移,营造了“北国江南”的赏梅景象。所以今天的你在北京、甚至吉林都能看到寒梅。

春梅二三事

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赞誉梅花的古诗词多不胜数。你细品这些诗句,古人并没欺你。如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:香自苦寒来,表明梅花是越过了寒冷的季节,坚持到春天才开花散香的;“折枝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;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”最早的梅花绝句,也能看出梅花是江南所特有;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,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更是精准地点出梅花在早春这个时点开放的,它就是来报春的,但它并不与百花争抢春色,而是孤傲地在早春绽放。

春梅二三事

春梅二三事

(图文源自网络)

上一篇:极简景观下一篇:山地园林景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