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NEWS
行业资讯
新形势背景下县域乡村产业发展出路
发表时间:2025-03-14 11:29

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》在第三部分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,并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进行了部署。产业是发展的根基,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,是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的前提,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县域产业除县城产业外,主要是县域乡村产业。县域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,能够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。关于县域乡村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关键方面考虑:

新形势背景下县域乡村产业发展出路

1.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

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坚固基石,能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,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,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,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如高标准农田、水利设施、农业科技创新设施、设施农业、农机装备与仓储物流设施等;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,如农村道路、农村电网与能源设施、供水设施、垃圾与污水处理、燃气与供热设施等;三是人文基础设施,如数字乡村建设、教育与医疗设施、文化与体育设施等;四是流通性基础设施,如农村物流、农村通信与商贸设施等。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“需求精准匹配、技术跨界融合、效益多元共享”的原则。

2.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

根据县域乡村的气候、土壤、水资源等自然条件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跳出县域看县域,在国内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中找准“位子”,选择适合的特色农业项目和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产品,关注消费升级趋势,发展高端、健康、安全的农产品,如有机食品、绿色食品、功能性农产品等。同时避免同质化竞争,突出区域特色,形成“一村一品”“一县一业”的产业格局。

3. 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

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政策法规,明确融合方向,主要有三大类,第一类是农业与加工业融合,在现有产业基础上,建设加工园区,鼓励当地农业企业、合作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,发展精深加工,引进先进加工技术,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第二类是农业与服务业融合,通过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(包括旅游服务业、流通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、文化服务业、健康服务业、金融服务业等),可以激活生产要素、创造新业态,从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,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融合,从要素驱动转向数据驱动,提升农业服务化水平,创造增值服务收益,实现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。第三类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强调以农业为中心,向产前和产后延伸链条,进而把种子、农药、肥料供应以及农产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,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,是推动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,并让农民参与二三产业,分享农村产业增值收益。

上一篇:天府度假乡村未来发展路径与设计策略研究下一篇:田园生活与农业发展的新机遇